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学 > 社会主义 >

论郭象玄学的“自然”概念对刘勰《文心雕龙》的影响

分享到:
作者:盖晓明。 TAGS:影响,概念,自然,刘勰,文章,郭象,
   【作者简介】盖晓明,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2008级博士 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文心雕龙》体大思周。作为文学理论大家,刘勰的思想来源相当复杂。刘勰思想受到儒、道、释各方面的影响,论者多有阐述。但关于刘勰是否受到玄学大家郭象的影响这一问题,论者寥寥。本
文仅对这一问题做一些探讨,提出一些看法,就教于专家。
  
  一、从刘勰对郭象的评价,
  推测他们之间的联系
  
  《文心雕龙 · 论说第十八》说:“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文心雕龙》本身就是“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的“论说”类文体,所以我们要关心刘勰对“论说”类作家的评价。他要吸收这些“论说”家的成果为自己写作服务,所以从他对“论说”家们的评论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和思维方法的某些重要来源。
  他对从先秦到魏初的论说者,如庄周、吕不韦、班固、班彪、严尤、傅嘏、王粲等,并没有很多的评价。但对正始“始盛玄论”之后的诸位论说者,如何晏、王弼、嵆康、夏侯玄、傅嘏、王粲等,都给予高度的评价:“并师心独见,锋颖精密,盖论之英也。”有意思的是,傅嘏、王粲在魏初之际只是“校练名理”,故无所抑扬,一入正始“始盛玄论”者流,即成“论之英也”之属。随后的李康、陆机因为不以玄学名家,故评价一般:“亦其美也。”到了玄学巅峰时期出现的宋岱、郭象、王衍、裴頠,刘勰的评价又一次提升:“并独步当时,流声后代。”
  在对所论到的先秦至东晋的所有“论说”者中,刘勰评价最高的是正始玄学家、竹林名士玄学家(“并师心独见,锋颖精密,盖论之英也”)和中朝玄学家(“并独步当时,流声后代”)。可以看出刘勰对玄学家们“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的水平是高度肯定的。那么在对所有玄学家的评论中,郭象占有怎样的位子呢?刘氏云:“宋岱、郭象,锐思于机神之区。”宋岱论作已佚。《隋书·经籍志》在“易家”中有“晋荆州剌史宋岱《周易论》一卷”。《易》乃“三玄”之一,可见宋岱定是玄论高手。郭象论作,文献可考的有《致命由已论》  《
[论文网 lunwen.nangxue.com]碑论》十二篇、《郭象集》等三种,俱佚[1]。尽管我们看不到宋岱和郭象的论作了,但刘勰认为他们具有“锐思于机神之区”的品界,这在所有魏晋玄学家中,都属于第一流的。为什么这么说?读《文心雕龙》者都知道在《征圣篇》中有这样一句话:“夫鉴周日月,妙极机神。”这是说:圣人观察周全,如日月普照,思维奇妙之极,达到“机神”的境界(此处解释与一些通行的解释不同,如“鉴周日月”周振甫等释为“观察遍及自然界”[2]。但《征圣》赞云:“鉴悬日月”,周释不足也 )。那么,什么是“机神”呢?杨明照先生解释较好:“‘机’,黄(叔琳)校云:疑作‘几’。此本冯舒、何焯说 按《易·系辞》上‘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物,唯神也故能不疾而速,不行而至。’《释文》:‘[几]本作[机]’。舍人遣辞多用异字,非特此尔,《论说篇》‘锐思于机 此依元本、弘治本等 神之区’亦然。”[3]“机神”两字的意思,正是来源于《易·系辞》上:“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能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深、几、神是圣人通过《易》体证“道”的三种途径。深、几是一个层次,神是另一个更高的层次。韩康伯注“深”“几”曰:“极未形之理则曰深,适动微之会则曰几。”[4]他没有注释“神”。宋魏了翁对“神”有个解释:“以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故不须急疾而事速成,不须行动而理自至……今唯神也,直云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不言通天下者,神则至理微妙,不可测知,无象无功于天下之事。理绝名言,不可论也。”[5]《易》的道理至精、至变、至神。因为至精,所以要极深;因为至变,所以要研几;因为至神,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理绝名言,不可论也。那么,“机神”这个词,是指至
  • 共4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