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权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通过研究中美人权观充分折射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必须明确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和保护世界人权,因此我们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中美两国的人权观,以便我们能发现中美在人权观的认识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不管是在中国还是美国,都存在着许多人权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人权问题在世界上都 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民的基本权利,世界各国必须加强交流与合作。关键词:人权、中美、差异 一、中美人权观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国人权观的形成和发展 早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墨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在西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摆出百家、独尊儒术",从而儒家的人本思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于我国现代人权的发展历程,有学者认为:"纵观中国现代思潮脉络,我们从中发现了一种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一个未知概念,它深受近代西方思想启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当时的开明有识人士创立,这便是''人权''"。新中国成立后,人权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在1991年国务院发表了《中国的人权状况》之后,人权在国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庄严地载入宪法。这是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二)美国人权观的形成和发展 1215年英国贵族发动政变威逼英王签署《大宪章》,经过多次修改最终作为英国法律保留。大宪章确立了一些英国平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与自由,亦保障了教会不受国王的控制。同时它亦改革了法律和司法,和限制了国王及皇室官员的行为。美国是由北美13州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而建立的国家。因此美国在独立之初吸收了许多英国的社会元素,包括文化、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独立之初的美国受文艺复习运动的影响十分崇尚自由,反对专政和压迫。《独立宣言》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明确指出:"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授予的。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对这些目标的实现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论文网 lunwen.nangxue.com]有权予以更换或废除,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新政府所依据的原则和组织其权利的方式,务使人民认为唯有这样才最有可能使他们获得安全和幸福。"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公民来自世界各地。当然这就形成了美国人权观念的多元化。 二、中美人权观的比较 由于中美两国文化背景不同,侧重方面不同。中美两国的人权观的差别概括为:1、美国认为人权是天赋的,中国认为人权是社会历史的产物。2、美国认为人权是个人权利,只有个人才是人权的主体和承担者,而中国则认为人权是个人权利和集体权利的统一。3、美国认为人权只包括公民、政治权利,中国则认为,人权不仅只包括公民、政治权利,还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4、在人权问题上,美国把权利和义务割裂开来,强调权利的绝对性和优先性。中国则认为人权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5、在人权和主权的关系上,美国认为人权高于主权,中国认为人权在本质上是一国范围内的事情。 中美两国人权观的差异虽大,但也有共同之处。比如:1、人权的基本定义在中美两过是一样的。美国和中国都认为人权应当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荣誉权、政治权力、名誉权、平等、公平、自由等。他们也都认为保障人权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只有充分保护人们的基本权利,才能调动他们建设国家的积极性2、中美两国都为世界人权事业做出贡献。中美都签署了《世界人权宣言》、《残疾人权利公约》等一系列保护人权的国际公约。这些公约使更多的国家参与到保护人权的事业中来。 三、中美人权观的现状 (一) 中国的人权现状 享有充分人权是人们长久以来的理想。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的基本权利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保护和尊重。尤其是在1991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人权状况》之后,我国开始真正正视人权、落实保障人权。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权事业发展成绩喜人。中国人权事业取得新进展:1、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2、中国积极推行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建设,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3、中国依法保障公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