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学 > 经济其它 >

信息化建设对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的影响探讨

分享到:
作者:管理员。 TAGS:竞争力,影响,探讨,转移,产业,
   内容摘要:目前地区间工业园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激烈的竞争,当务之急是如何积极有效地提升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本文通过重新分析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竞争力构成要素和信息化建设内涵,提出了园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园区三个层次的信息化建设将对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聚集竞争力、创新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
等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产业转移 工业园区 信息化建设

随着发达地区资本相对饱和,资本增值的需要已难以在本地市场获得满足,加上受各种综合因素如劳动力成本、市场、环境、资源等影响,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强烈,资本急需向外扩张。而欠发达地区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开放,加大开发转移的能力,各种基础设施条件日趋完善,大幅增强了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作为经济发展重要载体的工业园区,将面临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而现在因在优惠政策的管理运行机制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已基本趋同,各地区工业园区相互之间的可替代性增强,必须要突出特色吸引转移企业。国内外对工业园区竞争力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有很多,信息化建设对工业园区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正面影响也已被大量证明,但信息化建设与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之间的影响关系在理论界还没有被充分研究。本文尝试性地从工业园区竞争力理论体系中提炼出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竞争力的构成要素,通过对工业园区信息化建设内容的再认识,分析出信息化建设和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之间的影响关系。

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竞争力构成分析

关于工业园区竞争力的构成,许多学者已经做了具体的研究,包括以下三方面的主要构成: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其中,基础竞争力主要包括区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主要包括园区文化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创新竞争力、聚集竞争力(向斌等,2010)。本文认为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竞争力是指在产业转移的大环境下,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相对于其他同类园区在服务转移企业方面具有的持续比较优势能力。这种能力既包括园区现有的服务能力,还包括园区未来持续竞争的潜力。体现在对转移企业的吸引、对优质资源的争夺。

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竞争力构成与一般工业园区存在共性的地方,但是也具有自己的内涵,主要表现如下:

区位竞争力。产业转移的本质是企业进行空间再定位,目的在于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前提假设是产业转移前

[论文网 lunwen.nangxue.com]后企业所处的区位条件具有同质性。而承接产业转移的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区位条件肯定存在差距,只能通过辅助措施或弥补手段来尽量平衡。对于转移后出现的区位条件落差,企业多少已有应对准备;而且各地区在建设工业园区时,都会选择当地区位条件较优的位置,并且不断努力完善各种交通配套设施;加上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时空概念,并使得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进一步降低。所以,对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而言,虽然区位依然是园区竞争力的基本力量之一,但不是主要竞争力。

资本竞争力。资本是要素资源联系的纽带,是融通、集聚资源要素的关键,也是增强园区竞争力的直接要素。对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而言,资本主要指保证转移企业顺利入驻并尽快适应和恢复原有生产规模,在此基础上能获得持续增长所需要的资金、厂房、设备、材料等基本生产要素组合,园区产业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资本及利用规模的影响。资本竞争力表现为园区拥有、控制或可利用的资本的成本、数量、便利性等。转移目的地的发展都相对滞后,如果在资本上能具有相对优势,将有利于竞争力的提升,

基础设施竞争力。各园区的基础设施都不太一样,但一般都包括道路、供水、供电、排上下水、通讯、排污、网络、地块自然平,即“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保障,是园区适应产业转移的基本需求。通过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转移企业落户、发展、壮大提供优质的生活、生产条件,实现基础设施承接,有利于园区产业转移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的提升。

园区文化竞争力。实现观念承接,文化营造是先导。园区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内在的要素,除了构成园区竞争力外,还通过对其他竞争力要素的影响,对园区竞争力有着间接的增强作用。其中,创新文化是最重要的构成。

政府管理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主要包括政府营销能力和政府服务能力。政府的营销能力决定着园区的对外宣传力度,从而影响着园区的产业聚集,以及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政府的服务能力主要指政府在处理园区事务时的效率、协调、廉洁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