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学 > 经济其它 >

经济犯罪的特点与控制对策分析_第2页

分享到:
作者:管理员。 TAGS:对策,分析,控制,特点,犯罪,经济,
  犯罪案件的侦破带来了难度。经济犯罪分子就是看中了网络的这个优点,利用网络来提高经济犯罪活动的隐蔽性,给侦查机关的破案工作带来了难度,从而可以增加犯罪的成功率。现在,由于网络经济犯罪案件的盛行,一些国家已经采取了国际合作的方法来对付跨国犯罪。相对来说在打击网络经济犯罪上,美国做得稍微好一点,但仅凭美国之力也是远远
无法及时打击网络经济犯罪的 。
  第二,网络本身具有局限性,安全性能比较低。网络系统虽然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其安全性能比较低,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网络上存储的信息极其容易被泄露出去或者被毁坏,容易导致信息的丢失,而且一些数据被拷贝时也不会留下痕迹,信息只有被聚集到一起时才会显示出其价值,另外计算机系统在使用的标准上难以达到统一,这些都降低了网络的安全性能。除此之外,计算机系统在本身设计时就有着很大的缺陷,又没有有力的监管措施,这些都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可趁之机。如近年来黑客经常侵入银行和证券系统,这就是由于网络系统的漏洞而带来的经济犯罪案件。
  第三,人们的网络法治观念淡薄。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且网络是一个自由的不受拘束的空间。因此在网络的空间里人们很难像在现实世界里一样遵守法律。人们在现实生活总往往会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伤害,而在网络的世界里却不知如何遵守法律来避免违法行为的产生,法制观念严重淡薄。而目前我国关于法律方面的立法也相当不完善,没有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仅仅是参见一些法律的条款,不够系统,在实际操作中显得尤为困难,另外,还有一些已经明显危害社会但在法律条款中却没有指明的情形,这些都为网络经济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网络立法落后不仅在我们国家,在世界许多其它国家也有着同样的情况,因此我们要加强国际合作,完善网络立法,坚决打击网络经济犯罪。   经济犯罪解决对策
  立法部门应该加强立法,做好前瞻性研究。目前我国经济犯罪案件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立法不够,无法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立法,建立健全一些有关经济犯罪方面的法律,加强法制建设,填补一些法律的漏洞。例如自从80年代以来我们国家开始推行投标和招标的经济制度,但是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这一经济
[论文网 lunwen.nangxue.com]制度,因此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出来。总之,立法机关要不断加强立法和完善现有法律条文,对于已存在的一些关于经济犯罪的条款进行补充,使其不断完善,做到有法可依,另外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来制裁经济犯罪,并且要参照国际上制定的有关经济犯罪的法律,减少与国际的差距,为国际合作共同制裁经济犯罪奠定良好的基础。
  大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达到司法公正。我国的司法体制尚处于不成熟时期,还存在着很多的不完善和漏洞,而且司法机构对地方政府有一种经济上的依赖关系,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除此之外,司法机构内部也存在着一些司法腐败现象,无法通过自身的监督来做到司法公正。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做到司法公正。
  建立健全行政监管制度。由于现代高科技的不断发展,经济犯罪活动越来越趋于智能化,一些进出口贸易的数量和质量出现问题时会严重影响经济行为的性质,为此我们必须建立健全行政监管制度,将所有的经济犯罪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但是这一行政监管制度建立的前提是我们所得到的数据必须是完全真实的,否则一切都只是徒劳。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业务流程,及时分析和处理自身管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规范业务,完善管理机制,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纠。
  加强经济犯罪信息情报的收集工作。为了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行为,我们需要加强对经济犯罪信息情报的收集工作。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大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经济犯罪信息情报业务建设的水平。
  加强对经济犯罪现象规律的研究。我们在不断侦破经济犯罪案件时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必须研究经济犯罪案件的发生规律,从而从源头上遏制经济犯罪案件的发生。虽然经济犯罪案件看似是一种偶然现象,但其背后还是守着某种规律支配的,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研究,将其扼杀在摇篮里。所以侦查机关需要将其所侦破的一些经济犯罪案件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通报,加大对他们的法制宣传,让他们及时做好防范工作,从而预防经济犯罪案件的发生。
  总之,控制犯罪尤其是经济犯罪可以有效地降低社会管理的经济成本,维持社会的安定,从而保证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因此,我们要坚决控制经济犯罪,将其扼杀在摇篮里。
  (作者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新经济时代我国体育彩票消费的特征与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