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学 > 档案管理 >

北京市档案专业在职培训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分享到:
作者:王海燕。 TAGS:现状,发展,思路,培训,在职,档案,
   北京市档案专业在职培训是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非学历性教育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对已在岗和新上岗的档案人员进行专业的培养和训练,具有按需施教、学用结合、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周期较短等特点,能有效提高档案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整体水平。近年来,随着北京市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新要求和现代网络技术发展的新形势,传统的档案在
职培训工作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
  一、现状及存在问题
  1.从培训对象上看,学员多兼职且流动性大,培训需求强烈
  截止到2010年底,北京市档案干部队伍共有27016人,其中兼职档案人员22919人。对兼职档案人员来说,档案工作只是他们承担的众多项工作中的一部分,使得他们很难腾出时间参加培训。档案工作人员岗位变动频繁,因而参加培训的学员总是处于流动的状态,培训教师也总是面对崭新的面孔。
  北京市档案人员的文化程度较高但专业程度较低,截至2010年底,全市专职档案人员中具有档案专业学历的比例只有12.7%,具有档案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比例只有31.6%。他们参加培训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工作需要,因而他们求知欲强,学习的自觉性更高。
  2.从培训师资上看,难以满足大批量学员的培训需求
  岗位培训的教师一般聘请既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经验的档案局(馆)的业务骨干,他们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讲课是兼职的,需要协调好本职工作与兼职授课的关系,加之学员数量大,存在着教师供不应求的状况。
  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则大多聘请国家档案局、相关工作部门、高校或科研院所的领导和专家,他们为学员带来最前沿的理念和信息,使学员开阔眼界、拓展知识、拓宽思路。尽管北京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教育培训师资资源,但由于时间、场地、经费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特别是郊区县地处偏远,更不易请到高水平的讲课教师,难以解决大批量档案人员的培训需求。
  3.从培训形式上看,网络培训更具灵活性和开放性
  档案专业在职培训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研讨交流、学术报告、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培训周期也可灵活设置,可长可短,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档案工作人员参加在职培训的要求。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传统培训形式的局限性突显,通过网络开展在职教育培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其优点不言而喻:对学员而言,不仅费用低廉,而且快速有效,灵活度高,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培训工作者而言,一次投入,
[论文网 lunwen.nangxue.com]多用户使用,能够不断地积累、整合和优化教学资源,扩大培训的受众面,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参加档案专业知识的学习。
  4.从培训效果上看,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师资水平和培训办班条件的限制,全市在职培训的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比如区县档案局举办的岗位培训班不及市档案局举办的培训班,且有些区县存在着培训内容压缩、课时不够,不能满足学员要求,一些兼职教师授课水平不高等问题;每年只有少部分区县档案局举办继续教育培训班,大部分区县档案局没有能力开展继续教育培训。
  此外,尽管每年年底都有培训的统计数字,但缺乏对全市档案人员在职培训情况的信息跟踪和动态管理,而且在培训效果的考核、评估、反馈方面也缺乏必要且直接的数据及其分析。
  二、建立在线学习系统,开展网络培训
  为解决上述问题,使北京市档案在职培训工作得到均衡性、高质量发展,有效提升全市档案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必要搭建一个集在线学习与培训管理为一体的网络教育培训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开展网上教学、课程资源共享和教学信息统筹管理等工作。系统应实现三方面的功能:
  1.主体功能为在线学习
  系统要能实现档案工作人员网上报名、在线学习及考试、获取电子证书、记录学习档案、咨询相关问题等功能,按照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两大门类设置学习课程。学员需进行注册、登录,才可进入学习系统,然后进行自主选学课程、参加在线考试、获得电子证书、取得相应的学时。在线学习系统可以为广大档案工作者提供一个学习和更新档案专业知识、交流工作经验和方法的平台,具有覆盖面广、共享性好、自主性高、灵活性强等优势,适合全员学习、分散学习、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辅助培训管理工作
  通过动态采集全市档案人员基本信息,完成培训需求调查、信息查询、年度统计分析等工作,全面了解和跟踪档案人员在职学习的需求及培训状态,为分析北京市档案人员培训情况、做出教育培训方面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要充分发挥在线学习系统在培训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