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管理 > 公共政策 >

论公共管理的特点及政府管理模式创新

分享到:
作者:管理员。 TAGS:创新,管理模式,政府,特点,
   摘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创新政府公共管理模式是我国政府在新时期下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从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特点出发,论述了我国公共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并详细的分析了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公共管理;政府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
(2012)23—0074—02
  公共管理是对公共管理者进行培养,并且帮助管理者实施有效管理技术的一种方式,其可以在管理者遇到问题时给予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促进管理者对管理原理和方法的学习,以此增加管理绩效。公共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理论,其是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共行政的角度出发,公共管理具有执行公共政策、管理公共事务、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公共利益的作用。公共管理的综合性、现实性、跨学科性以及理论、方法、概念等方面对公共行政理论研究和公共部门改革实践提供了新的视野。本文从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特点出发,阐述了我国公共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并详细的分析了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
  1 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特点
  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它的产生是公共行政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结果,了解公共管理的概念与范围,对分析我国公共管理的特点、路径、内容、趋势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有效的实践可以促进我国行政部门管理体制的发展。
  1.1 我国公共管理的特点
  我国公共管理的特点是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国家发展情况、民生情况、经济情况以及改革路线密切相关的,公共管理应从以上几点出发,体现出党的领导、政府的宏观规划、国有资产及经济的管理、以及我国公共管理的特殊性。同时我国的公共管理与多数国家的公共管理不同,从我国国情出发,存在着各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因此中央政府有责任调整地方的管理结构,以中央宏观调控为基础,发挥社会集中管理的优势。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口数量过多,经济发展不协调仍是中央宏观调控的关键因素,例如: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就业需求等。从民情来看,我国传统思想还是以儒家的中庸思想为主,但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贫富差距的逐步加大,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这就需要政府管理部门调整相应的公共产品,以达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
  1.2 我国公共管理的改革途径
  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已由以前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而旧体制的行政管理理念,已经不适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
[论文网 lunwen.nangxue.com]发展策略,同时旧体制下的权力过于集中,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官僚主义作风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环境下,要改革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以下放权力为基础,促进公共管理的开展,下放权力以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农村放权、企业事业放权等为主,强调权力的自主性,并调动基层使用权力的积极性。
  1.3 我国公共管理的内容
  我国公共管理的内容是以国际公共管理的内容为基础,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保留了适合我国经济及体制发展的管理策略。其基本内容包括:提高生产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的政府管理标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结合、公务员行为的规范化与行政问责的统一、中央集中管理与地方管理的结合、保护产权与国有资产管理的结合、公民自由自主权与社会公正的结合,强调公共行政中的人民性与公共性。
  2 我国公共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
  我国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是以新公共管理为基础而逐步产生的,它对新时期下政府管理的革新,以及公共问题的化解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公共管理只是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以及新时期下新问题的解决办法,其不能全面的抑制官僚制度,同时我国的公共管理还未形成统一的理论构架,不能承受社会各方面的压力。现今我国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过分的依赖于市场,造成公共部门市场化过程中存在规避取巧,公益丧失的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部门把公民当成了“顾客”,使公民成为了被动接受者,造成了公民主体位置的丧失;公共管理中公营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差异增大,混淆并模糊了公私界限,形成了公私部门的恶性竞争;管理过程中授权方式管理淡薄,引发了政府领导权威性的不足;公共管理否定了政治与行政的分化,使得使行政人员权力过分扩张,会增加腐败及政治黑幕发生的概率。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公共部门的服务意识与服务精神,促进公共管理系统化、规范化发展。
  3 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
  3.1 管理理念的转变
  我国政府在实行公共管理过程中要改变管理理念。从管理理念出发,首先要树立服务理念,公共管理中要改变以往政府只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